大昭之世,天下大乱。

    北有北燕和大昭势同水火,西有西梁虎视眈眈。

    大昭皇帝杨茂执政,皇帝有四位皇子。威王杨琮,定王杨珀,丰王杨琰,惠王杨钰。威王武功最盛,定王善于谋略。丰王孝悌且善理财。惠王文采绝世。

    西线战事刚刚平定,北地烽烟卷土重来。北燕一品侯爵,破京候慕容赫,率大军三十万再次进攻大宁城。一时北地风声鹤唳,大昭边军枕戈待战。

    大昭皇帝着威王率军迎战,又派定王监军,丰王在后打理军资转运。惠王本在京师吟诗作对,皇帝爱他才华,有意让他多多历练。故而一纸诏书将他放于前线观摩。

    杨钰看似是个文人,却偏要做那第一线的军人。他和官兵同吃同住,比起在城内饮宴,更愿意接下危险任务,去最前线探查。

    带来的书童也不相劝,更佩剑戎装随之身后。杨钰花半月时间了大宁城战例,又将当地水文地理一一学习。在实地探查过敌军布阵之后,为大哥杨琮献上定策。威王杨琮老于战事,一见就知可行。

    遂以杨钰之策迎击敌军,破京候一败五十里,仓惶北顾。

    杨钰意气风发,向大哥申请五千铁骑。“此五千铁骑,当取慕容赫人头。”

    杨琮坚持不允,劝四弟,“慕容赫老而辛辣,不会一败涂地,必有后手。”定王杨珀倒是为大胜而高兴,只说,“他有后手,我等岂能没有,四弟尽管去。”

    杨钰银盔银甲,黑鬃马彪悍,带五千铁骑就追杀败兵而去。他熟读兵书自然也是谨慎之人,他知道为自己接应的是自己在大宁城认识的新朋友陈弼将军。

    还记得两人相识,他向一众将军喊话,“谁敢和孤王作夜不收之举,两人两马共探敌情。”

    这小王爷一脑子的诗词歌赋,懂甚带兵打仗,想不带人就去探敌营,别一不小心把命送那了。举手的也有,只是没人像陈弼将军那样第一个举,略显苍白的脸上是坚定。

    杨钰笑意浮上脸颊,就点了此人同去。

    两人探了敌营,杨钰打消了自己的几个怀疑。就定了大计。

    他也将陈弼视为知己,一路风沙倥偬,他们也在星夜下谈天说地。刚开始,杨钰口才便给,陈弼也只是默默地听。夜探敌营之后,两人在最高的城楼上喝了几次酒。就真的熟稔了起来,陈弼也打开了心防,从兵法韬略,聊到心上人。

    故而,他放心出击。

    五千铁骑马蹄隆隆,一时所向披靡,除残兵游勇外,燕军将领组织起的小股抵抗力量,也被秋风扫落叶一般消灭。

    只是五千铁骑此刻却停了下来……

    “钰郎,你这叫抛家弃子。”一作农家女打扮的少妇出现竟拦在惠王杨钰马前。阵前卫士正想拔刀,书童制止了他。

    “朝雨,你怎么来了?我不是说只去三月便回,你和孩子好好在家里等我……”他脸上倒有三分羞愧,七分欢喜。

    近看那少妇,杏眼圆脸,眸子漆黑干净,一派天真灵动。小脸和略显成熟的发髻并不相称。她虽在嗔怒,却不流于少女娇憨,自有一种秀雅韵致。